2018 年 3 月 20 日这天,林嘉澍(网名 flypig)突然想起愚人节就要到了。他觉得,“自以为酷的人”应该在这天发布些有意思的东西。

在他的构想中,这个东西必须简单,还得一反过去的风格和认知——拟物相机这个点子击中了他。当时他并没有考虑太多,只是觉得在愚人节这个没有偶像包袱的日子,不管成功失败都“顺理成章”。

这个愚人节玩笑便是 《NOMO》 的缘起。

谁知这个玩笑没能开成。第一版的《NOMO》只有一款黑色相机“135 B”,花了三天时间开发,由于“功能太简单”没能顺利上架。“一台不行我们就加两台” ,团队想起了那款经典的白色宝丽来相机。

《NOMO》里“INS W”的原型就是这台宝丽来相机。

后来,团队瞎聊时,又想再加点奇怪的东西。

一个市井传说给了他们灵感——快速摇动宝丽来相纸,可以加速显影(尽管事实并非如此)。依此,他们加入了摇晃手机加速显影的彩蛋,还添加了看上去很酷的“双重曝光”功能。

期间,林嘉澍与朋友去了趟朝鲜,他在微博分享的平壤街道、楼房照片都蒙上了一层复古滤镜。这便是之后我们在《NOMO》中所熟悉的效果。这些滤镜效果无需预设,相机会自动生成;如果你选择白色那款,还能在经典相纸、机械声等元素里重温一遍拍立得的乐趣。

这次打磨用了差不多两周时间,最终在 4 月 21 日顺利上架。《NOMO》 发布后一周,排名已经跃至免费榜前三,林嘉澍突然意识到“火了”,然后破天荒地在朋友圈发了张截图——这是两年来他的第一条朋友圈。

翻译仪式感

除了代码,《NOMO》 的大部分产品设计是林嘉澍亲自完成的。他用了一个有点笨但有效的方法——“把相机放在窗口前去拍照,拍完后我们开始观察,它的各个倒角对于光的反射是什么样的,然后再去 Photoshop 里面画。因为没有经验,但反正是拟物,我们就找一个物,按照实际来就好了。”

林嘉澍设计《NOMO》的手稿。

这距离他上次做类似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十年。不过,好在从小就学画画,在满世界都找不到合适的“拟物设计师”时,他发现还是自己出手最靠谱。

拟真复古体验的关键都在细节:利用陀螺仪模拟快门的光泽变化;出片时的拟真音效;还有按下快门的瞬间,一闪而过的快门帘上会出现的摄影语录。

有细心的用户发现了这一点,翻译了其中一段来自荒木经惟的语录——“照片还是胶片的好。胶片在冲洗时会湿一次,这很重要。”

这些“无用”的细节恰是动人之处。大家期待着按下快门时,听到相纸吞吐的声音,然后迫不及待地在社交网络上分享这些小惊喜。

《NOMO》其实给用户的是一种仪式感,我们做《NOMO》就是把整个仪式感翻译出来的过程。

林嘉澍

《NOMO》顺利得让人意外,但这离不开在上一款 App ——《一闪》中完成的技术积累。开发《一闪》时,林嘉澍与他的工程团队用了半年时间,对 20 多款经典胶片的色彩进行了数字建模,这些胶片来自柯达(Kodak)、富士(Fujifilm)、爱克发(Agfa)、依尔福(Ilford)等制造商,有一部分已经停产。

林嘉澍用《NOMO》拍摄的照片。

将生命中的点连起来

过去三年,林嘉澍与团队一起完成了三款 App,你却很难仅仅以开发者的身份去定义他。

他在微博上拥有超过 90 万粉丝,最多时每天可能会发上几十条微博;他拍摄了不少视频博客,是网络上小有名气的 vlogger;他还做过一档名为“反波”的中文播客,当时他也是《经济观察报》的一名商业记者。

三年前,林嘉澍辞职创业,选择了摄影和图片的这个方向。他这样解释:

我可以做图形图像这些东西,我用过很多相机,我又热衷于搞各种各样的照片……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。我就产生了一种幻觉,就是别人都不行,我行我要上,我要去做比其他人更好的东西。

这或许并不是幻觉——他爱拍照,喜欢摆弄各种相机,结交过不少摄影师朋友;从小学美术,设计对他来说也不陌生;社交网络让他赢得了大量关注;而《一闪》则为《NOMO》的走红提供了技术积累……对林嘉澍来说,这些看似不相关的兴趣与经历就像一个个的点,最终在《NOMO》这里连成了线。

是有些幸运,但绝非偶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