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陸深度

朱令的二十五年:(四)看似獲得「庶民的勝利」,卻是慘勝,甚至沒有贏

汶川地震時,父母用朱令的名字捐了錢,想告訴人們,朱令還活着,有情感、有尊嚴地活着。

插畫:Rosa Lee

特約撰稿人 李佳佳 發自北京

刊登於 2019-02-14

#朱令案#中國大陸

【編者按】2019年2月12日起,端傳媒開始連載朱令案報導。這樁投毒懸案距今有二十五年,舉世矚目,真兇仍未落網。本文記者曾花數年追蹤和記錄朱令案情及後續發展,端傳媒節選其中部分章節刊發。這些章節聚焦在:朱令案作為中國第一例互聯網求助、全球會診的案例,曾在體制、權力圍攏的層層疑霧中,由互聯網撕開了一絲希望的口子。本文為連載的最後一篇。歡迎你轉發、分享,並與我們交流你對此案的看法。

陳震陽為朱令做鉈中毒的檢驗報告,當時冒了不小的風險。

因為是五一假期前的最後一天,勞衞所下午就不辦公了,負責公章的人更是早早下班。沒辦法找到人蓋公章,陳震陽就簽下了自己的名字。「我就個人名義了,膽子也豁出去了,我簽字我負責,」他回憶。

長久以來,「擔責」在中國社會是一件令人恐懼的事情——少做少錯,不做不錯,不作為總好過出錯擔責任。人們習慣了謹小慎微,本能地厭惡冒險。

陳震陽並不是沒有想到自己可能遭遇的後果:「檢測結果出去了我是孤立派,法律上出了問題,人家都說沒有鉈,清華說教研室就沒有鉈。那這個事情我怎麼辦?」

閱讀全文,歡迎加入會員

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,了解更多

立即訂閱

已經訂閱?登入

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,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,請勿轉載或複製,否則即為侵權。
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