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房市觀點】和幸福感掛鉤的買房 真的讓我們幸福了嗎?

作者:Yahoo房市觀察員 / 鄭ASH(資深房產媒體人)

「年輕人要不要買房?」一直是歷久不衰的話題。

聊這個話題前,我先分享一個故事吧:我曾經認識這麼一位兄弟,打從求學時代到出社會,到哪都是男神一般的存在,連去喝杯咖啡都能跟打工美眉要到LINE加臉書。後來,他結婚了,在新北買了一間36坪的房子,那時候他就變了。有一次聚會,他感嘆說自己每月房貸5萬多,剛好吃掉他快六成的薪水,那次他離去的身影有點黯淡,有點駝背,甚至略顯臃腫。想到他曾是那麼拉風的男人,不禁讓人有點唏噓。

更需唏噓的是,人家活得那麼辛苦,怎麼說都還有一棟房呢!我們自己呢,多少人連棟房都摸不上邊呢!

男人一到中年,真的是一年不如一年,而且沒有最慘,只有更慘。有多少家庭戰爭跟婚姻不幸,都是被房子、房貸拖累的。夫妻為了繁重又苛刻的工作KPI、兩家人年邁父母的孝親費,跟還不完的房貸、繳不完的信用卡帳單和學雜費補習費吵壞了感情。

不管是被市場用「現在不買,明年買不起」的「焦慮行銷」嚇到趕緊去買房,或是被「成家要趁早,增值賺更飽」的「幸福行銷」哄進房市,多少年輕小夫妻前仆後繼為了買房子的幸福感,背上房貸負重前行。一直以來,房地產銷售也確實是把年輕世代剛需買房、擁有房子的幸福感,和房地產經濟這三者緊緊地勾掛在一起。

房地產如果一直被當作台灣經濟的火車頭、大支柱,地方政府一方面想靠標售市有地的收入緩減財政壓力,一方面又跟開發商麻吉麻吉同台,把房價當作城市發大財的指標之一,想讓房地產經濟帶動城市GDP,那麼就需要炒作「剛需」,鼓勵更多人去買房,而年輕首購世代又正好可以做為當前交易貧血的房市的新血。年輕世代買房後,還有十幾二年要省吃儉用,勒緊褲腰帶過生活,不敢有太大的額外消費,不敢投資、不敢創業,長期下來,年輕一代的幸福感就會減弱。

廣告

這幾年進場的年輕世代,不只梭哈掉這一代人手上的積蓄,甚至吃掉上一代人的養老金,同時還減損了給下一代孩子的教育投資,認真算一算,恐怕犧牲的是三代人的幸福。居高不下的高房價,吃光了年輕人的積蓄、抽光了中產的底氣,甚至也成為台灣社會殺精效果最強的避孕藥。

是否鼓勵我們對幸福深信不疑、勇敢逐夢的房地產經濟,在衝高房價的同時,也正在「犧牲」一整代人的幸福呢?

◎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,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。